心理健康才能感受幸福,為幫助民眾瞭解自身心理健康狀況,國內學者正研究建構篩檢量表,初步提出自我篩檢的3大向度,包括人際支持程度、情緒平穩程度與自我價值感。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人類發展與健康學院院長李玉嬋表示,聯合國2012年起公布《世界幸福報告》,其中調查分析顯示,心理健康是一個人能否感到幸福的最重要因素,促進心理健康、產生幸福感的關鍵因子,包括正念靜心、持續保有積極愉悅情緒、處理消極情緒的能力、同情與利他主義等多元心理知能。 #div-gpt-ad-1503996040247-0 iframe { margin:auto; display: block; }
#div-gpt-ad-1503996040247-0 > div { margin: auto; display: block !important; }
-
#LIST_START#
- I88娛樂城 #LIST_END#
.inline-ad div div { border-bottom: 0 !important; padding-bottom: 5px; };不少人祈求賺大錢、財源滾滾來,但財富程度未必與幸福感呈正比。李玉嬋援引哈佛大學心理學家1938年起長期追蹤724人的研究指出,人們似乎無法在財富與努力工作中找到快樂,但可以在好的人際關係中得到幸福、健康與長壽。以經濟處境堪慮的冰島為例,該國在2016年就被評比為世界上第三幸福的國家。李玉嬋說,冰島人相信,困在雪地中永遠有人會停下來伸出援手,這種人與人之間高度相互支持的社會氛圍,可能是該國高幸福感水平的關鍵。不僅被幫助能感到快樂,助人者也能感到自己被需要、有價值,內心因而獲得滿足。在利他互助中發掘幸福共好的心價值。李玉嬋依據相關研究彙整出建構心理健康篩檢的3大向度,包括人際支持程度、情緒平穩程度與自我價值感。若想提升人際支持,她建議珍惜老朋友、好鄰居,敞開心胸結交新朋友,而展現笑容、不吝給予擁抱並樂於幫助他人,能增進與他人間的關係。若要使內心安定,宜每日留點時間給自己、靜心觀想,也要適度運動來調節情緒。至於想要提升自我價值感,得先有意識地回想自己做什麼事是開心的、擅長的,並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,隨後設定可達成的目標逐步邁進,一步步紮實累積的過程中能看見自我價值,並經由肯定自己、欣賞自己感受到圓滿幸福。不少人祈求賺大錢、財源滾滾來,但學者指出,財富程度未必與幸福感呈正比。圖/pixabay 分享 facebook
-
#LIST_START#
- #LIST_START#
- #LIST_START#
- 8591 #LIST_END#
>大發網 #LIST_END#
-
#LIST_START#
- 老子有錢 #LIST_END#
>甜心百家樂 #LIST_END#
- 大發網 周錫瑋不接受「不藍不綠」 葉元之:別再貼標籤 大發網
- 老子有錢 三星A系列雙機出擊 全螢幕可玩VR 老子有錢
- 8591 桃市啟用第一批YouBike租賃站2年 累積租借近千萬次 8591
- 甜心百家樂 大學新生被迫「口接生殖器喝酒」!吐倒繼續灌 迎新影片瘋傳 甜心百家樂
- 大發網 Google Adwords實戰~以診所為例 大發網
94F4B8F492E962D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