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陳禹勳在桃園球場牛棚練球。 聯合報系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中華職棒現有比賽場地中,後援投手練習區(又稱牛棚)大部分設在場上,Lamigo桃猿主場是少數室內牛棚的球場,投手陳禹勳說「室內牛棚變化球比較會跑」。台灣現有職棒使用的球場中,天母、桃園、澄清湖(今年新增)等3個場地有室內牛棚,其他球場的牛棚都在戶外,也就是球場上與界外區相連,少數如屏東、老台中球場是區隔開來。主場擁有專屬的室內牛棚,投手林柏佑說,在室內比較舒適,練投之前要暖身、伸展,室內方便使用重球、滾輪等器材,如果是在室外,頂多拉橡皮筋,拉完還要記得收好,以免影響比賽。林柏佑說,室內有空調,上場時要注意溫差,下雨的時候也要調適,好處是不用淋雨備戰。陳禹勳注意到,室內練投的時候因為沒有風,變化球比較會跑,上場之後要有心理準備,修正認知。陳禹勳在室內練投的時候有個習慣,把電風扇關掉,讓自己熱一點,而且會挑比較大顆、比較難投的球,「在比較惡劣的情況下練投,上去會比較順」。桃園球場的牛棚配有監視錄影機,教練團在休息室可以即時掌握投手練投情況,用電話聯繫。牛棚也有電視,讓投手一邊練投一邊掌握場上狀況。捕手黃浩然建議,現有電視尺寸可以加大,不然投手看得很吃力,另外可以在牛棚加裝計分板、打序的顯示器,讓牛棚投手可以更掌握對方打者的情況,上場時有心理準備。投手王躍霖說,牛棚設在場上比較方便觀看戰況,但比較習慣室內牛棚,「自己的主場還是最舒服」,不管是室內或是在場上,跑上投手丘的距離是一樣的。美國職棒現有球場中,僅存巨人、運動家、光芒等3隊的主場把牛棚設在場上。台灣目前大多數比賽的牛棚還是在場上,對守備球員來說,界外接球的時候要注意,提防投手丘的高低差、板凳,本季就發生過中信兄弟外野手張正偉為了接球,踩上牛棚區的板凳,差點受傷?


0D371BBA3EC31302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thonwd0fi 的頭像
    anthonwd0fi

    林婉月

    anthonwd0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